[1] |
叶四桥,潘新恩. 双排抗滑桩承台的优化设计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3): 65-70. |
[2] |
陈曦1,张训维1,2,苗姜龙1,王冬勇1. 土体剪胀特性对土质边坡体系稳定性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1): 52-57. |
[3] |
陈洪凯,赵春红.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2): 54-59. |
[4] |
任永忠,马守才. 基于不同拱脚形式下抗滑桩土拱效应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1): 101-106. |
[5] |
王羽,柴贺军,吴祖松,刘丽,王晓东. 基于桩·土作用效应的组合式抗滑桩结构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3(1): 90-93. |
[6] |
黄小鹏,杨树宝,刘光华,郭映忠。. 嵌岩抗滑桩底端支承条件有限元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S1): 526-529. |
[7] |
胡明军,刘光华,黄霞. 剩余下滑力曲线在滑坡治理设计中的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S1): 587-589. |
[8] |
任鸿凌,欧武涛. 重庆市渝中区关帝庙滑坡防治方案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S1): 682-685. |
[9] |
黄小鹏,杨树宝,刘光华,郭映忠。. 嵌岩抗滑桩底端支承条件有限元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S1): 526-529. |
[10] |
胡明军,刘光华,黄霞. 剩余下滑力曲线在滑坡治理设计中的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S1): 587-589. |
[11] |
任鸿凌,欧武涛. 重庆市渝中区关帝庙滑坡防治方案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S1): 682-685. |
[12] |
陈华,赵有明,张发春.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工程病害分析及整治措施[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1): 11-15. |
[13] |
唐晓松,,郑颖人,,唐??芬,叶海林,. 抗滑桩的渗透性对其治理效果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5): 902-906. |
[14] |
王宝亮,唐红梅. 滑坡治理方案优化的模糊熵权综合法及其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2): 264-267. |
[15] |
王宝亮, 陈洪凯. 熵权决策法在滑坡治理方案优化选择中的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6): 1112-1114,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