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Vol. 26 ›› Issue (1): 112-115.
陈洪凯,唐红梅,舒小红,王勇智,李珂,石晋旭
CHEN Hong-kai,TANG Hong-mei,SHU Xiao-hong,WANG Yong-zhi,LI Ke,SHI Jin-XU
摘要: 2006年2月17日爆发的菲律宾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是物源、地形地貌、降雨及地震等多因子耦合异变的必然结 果,降雨、地震一散体滑坡一泥石流是该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大量的村庄、居民生活在泥石流致灾区内而未进行有效 的预警预报是泥石流灾难形成的根本原因.本文从泥石流物源、沟谷形态外貌、气象条件、地震等方面把三峡库区与 菲律宾2.17泥石流区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三峡库区内的物源类型更多、储量更大、水理性能更差,潜在泥石流沟 更多,气象条件更差,人类活动更强,致灾危险性更严重,换言之,三峡库区具备了发生大型、特大型泥石流灾害的条 件.探讨了三峡库区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的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