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凌天清1,杨云龙2,赵城3,朱利伟3,陈巧巧4. 基于PFC3D的低空隙率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6): 73-80. |
[2] |
郑莉,王伟. 基于抗剪切性能的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1): 92-97. |
[3] |
吴锦华1,袁智洪2,周泳峰3. 古滑坡泥灰岩模拟相似材料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10): 81-86. |
[4] |
凌天清1, 陈巧巧2, 秦新3, 张君2. 透水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03): 38-43. |
[5] |
宋金华,姬玉平,刘志蕾,张雪松,倪东绪. 高性能RAP料配合比设计[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6): 38-47. |
[6] |
冉武平1,2,李玲1,谷志峰2. 基于Superpave的机场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4): 30-37. |
[7] |
马士宾,刘俊琴,郭建宁,王丽洁,陈曦. 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基层的收缩性能[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2(2): 215-0219. |
[8] |
马士宾,刘俊琴,郭建宁,王丽洁,陈曦. 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基层的收缩性能[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2(2): 215-219. |
[9] |
A. Hussain,邱延峻,艾长发. 粗集料性能对骨架密实性沥青混合料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增1): 719-723. |
[10] |
李燕清,向阳开,熊潮波.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灌浆材料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5): 957-961. |
[11] |
曹玉玲. 大孔隙水泥稳定碎石( CTPB)排水基层性能的
室内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4): 571-575. |
[12] |
郑升宝,曹正洲,谭科. 预应力混凝土T梁裂缝的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4): 658-659. |
[13] |
饶枭宇,李剑,杨静. 锚固注浆体性能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3): 497-500. |
[14] |
王瑜, 周水兴, 白兴蓉. 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制的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S1): 924-927. |
[15] |
刘淑艳, 王清洲, 陈亮, 魏连雨. 基于抗裂性能的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6): 1081-1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