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丽红1,2,温仙仙1,2,侯艺桐1,2,邓稳1,2. 阴离子乳化沥青粒径大小及分布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0(06): 99-104. |
[2] |
袁高昂1,李德文2,潘军利2,郝培文1. 基于疲劳寿命递增的LSPM下面层半刚性路面结构优选[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12): 80-87. |
[3] |
郑莉,王伟. 基于抗剪切性能的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1): 92-97. |
[4] |
戴文亭,王宇放,王振,王琦. 分层梯度模量微沥青级配碎石对倒装式路面结构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7(05): 34-40. |
[5] |
周卫峰,李彦伟,张秀丽,马骉. 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路用性能及设计标准[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3): 559-564. |
[6] |
黄明奎,. 基于区间分析的粒径改良路基厚度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1): 77-79. |
[7] |
梁旭, 梁乃兴, 曾建民, 梅迎军, 于伟. 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性能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6): 1086-1089. |
[8] |
朱洪洲,郑和平,何兆益,吴国雄. 柔性路面级配碎石基层弹性模量取值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5(5): 45-48. |
[9] |
李海远,郑传超. 级配碎石垫层沥青路面非线性分析及模量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4(5): 29-33. |
[10] |
邵毅明,谭丹平,田茂盛. 柴油溶气喷射雾化粒径特性分析与计算[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3(6): 118-120. |
[11] |
李??剑,1????郝培文,2??尹敬泽,1??李??黎3. 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关系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3(3): 27-31. |
[12] |
刘红瑛. 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2(4): 39-42. |
[13] |
萧赓,梁乃兴,陈聪华. 水泥粉煤灰级配碎石基层混合料微观机理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1(2): 49-53. |
[14] |
萧赓,梁乃兴,杨超杰,尚刚,曹树本,高爱民. 水泥粉煤灰级配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S1): 61-65. |
[15] |
何兆益,陈松敏,林新东. 冲击压实在万州机场高填方填筑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4): 8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