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7, Vol. 16 ›› Issue (1): 15-20.
陈洪凯1, 李吉均2
Chen Hongkai1, Li Jijun2
摘要: 基于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表明,白龙江流域上游、中游及中上游过渡地区分别发育有2级、3级、4级和6级阶地;T4~T6发育于早更新世,T3发育于600Ka·B·P·左右;由上游地区T2、中游地区T4和中上游过度地区T6的顶面构成区内广泛存在的地貌宽谷面,面顶拔河床420余米,是现代泥石流发育的源区所在;第四纪以来,区域绝对隆升量近1200m,早更新世、中更新世至全新世及全新世隆升速率分别为43B、70B和100B.区域隆升特性与青藏高原主体隆升模式相一致,但在地貌发育过程中穿插有比较强烈的泥石流活动过程,加布拉间冰期的早、晚期发育有两次明显的泥石流沉积,这一地貌发育模式也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地貌发育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