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毕 方 全. 三峡回水变动区长寿-洛碛河段水沙数值模拟[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2): 64-69. |
[2] |
刘天云,张璠,刘勇. 三峡成库初期重庆河段水位流量关系演变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4(3): 76-78. |
[3] |
杨祥飞. 三峡库区土脑子滩治理技术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S1): 984-989. |
[4] |
左科, 张奇, 曹文, 李峰, 张颖. 三峡工程建设后重庆境内泥石流形成机理及发育趋势[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2): 268-271. |
[5] |
杨清伟,刘睿,秦诚. 三峡水利工程对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的
影响及可持续利用探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5(6): 147-149. |
[6] |
蔡创. 三峡枢纽通航船模试验系统软件开发[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0(2): 110-115. |
[7] |
彭凯, 舒荣龙, 文传平, 郭德春. 三峡库区河口治理方案探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9(4): 86-90. |
[8] |
熊治平. 三峡建库前后上荆江浅滩演变分析及预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9(1): 88-91. |
[9] |
陈洪凯, 唐红梅. 岩石工程岩体各向异性的显现模式研究——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工程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9(1): 92-97. |
[10] |
陈洪凯, 朱可善. 施工过程中岩体等效渗透张量的系统求解法——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18(2): 95-99. |
[11] |
舒荣龙, 蔡汝哲, 杜宗伟. 三峡明渠汛期通航技术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18(2): 136-144. |
[12] |
李宝娣. 三峡工程水位论证情报研究概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18(1): 127-130. |
[13] |
杨世林.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标界测量[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17(4): 97-102. |
[14] |
陈洪凯, 唐红梅.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渗透结构面分组方案及应用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17(3): 13-20. |
[15] |
陈洪凯, 唐红梅.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排水洞中排水孔优化布设模式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17(1):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