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寅川1,2,魏自玉1,申爱琴1,赵天源1. 砾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复合改善技术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7(12): 41-48. |
[2] |
季节1,2,马榕达1,郑文华1,索智1,许鹰2. TLA和DCLR对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7(1): 54-61. |
[3] |
苏 忠 高. 不同类型超薄层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2): 40-44. |
[4] |
程培峰,韩永强.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4(1): 60-63. |
[5] |
方杨,李善强,刘宇.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2(5): 961-964. |
[6] |
郑晓光,张瑜. 温拌剂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6): 1154-1156. |
[7] |
何亮,张捷,金康康,彭彬.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6): 900-903. |
[8] |
朱洪洲, 唐伯明, 高爽, 何兆益. 沥青稳定基层ATB25混合料疲劳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6): 1067-1070. |
[9] |
徐松, 唐伯明, 朱洪洲, 何兆益. 基于灰熵法的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6): 1077-1080. |
[10] |
孙家瑛, 蒋华钦. 钢渣微粉特性及其用于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4): 576-579. |
[11] |
王乐, 梁乃兴, 刘柳. 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4): 580-583. |
[12] |
张远航, 吴国雄, 孟巧娟. 纤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2): 244-247. |
[13] |
何兆益, 张政国, 朱洪洲, 韩均. 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1): 69-72,99. |
[14] |
张大可,成长庆,吴国雄,胡玲玲,张洋. 半柔性路面水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能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6(3): 55-57. |
[15] |
于春江,王宏祥,杨新苏,倪富健.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下面层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5(2): 5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