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海军1,2,王子彬1,2,牛晓霞1,2,李浩1,2. 测点偏移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弯沉测试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01): 49-54. |
[2] |
宋娃丽1,曹明宇1,庞旭1,任艳霞2. 大尺寸混凝土预制板路面关键技术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7(09): 28-33. |
[3] |
张艳聪1,高玲玲2. 基于基床温度的水泥路面早龄期应力强度比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6): 34-37. |
[4] |
陆兆峰,石小佛,何兆益,文竟力.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PCI与坏板率的关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5): 65-69. |
[5] |
陈富强,陈富坚,黄慧.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错台转换模型构建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5): 70-73. |
[6] |
魏连雨,李昊,马新卫. 基于ABAQUS的检查井井周路面力学特征分析及病害防治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4): 25-28. |
[7] |
宋永朝,付波飞,梁乃兴. 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功能综合评价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4(6): 43-47. |
[8] |
高嫄嫄,钟阳,李锐. 加铺层对旧水泥路面抗裂作用的理论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2(5): 943-949. |
[9] |
李燕清,向阳开,熊潮波.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灌浆材料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5): 957-961. |
[10] |
王雯珊,向阳开,熊潮波. 地质雷达在路面脱空检测中的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4): 811-814. |
[11] |
廖云平,李德万,陈思. 重庆市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S1): 619-623. |
[12] |
廖云平,李德万,陈思. 重庆市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S1): 619-623. |
[13] |
宁金成,肖裕民. 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界面端奇异场分析和加铺层材料比选[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1): 39-43. |
[14] |
何兆益, 岳军声, 姚博, 陈克群, 田小波, 吕晓舜. 考虑端部位移的连续配筋路面温度应力解析解[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5): 705-709. |
[15] |
戴学臻. 基于等强度原理的双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2): 185-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