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培银1,王平义2,赵宇2,3,李冬英1. 三峡库区滑坡沿程涌浪传播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10): 100-104. |
[2] |
曾红艳1,2,刘伟1,2,周成1,2,韩利彪1,2,谭昌明3. 抗滑短桩支护土坡的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9): 119-126. |
[3] |
袁培银1,2,王平义1,赵宇1,3. 弯曲河道滑坡涌浪传播特性的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11): 76-81. |
[4] |
邢晓飞1, 师亚龙1, 沈文辉2, 卢颖明3. 预应力锚索不均匀受力原因分析及对策[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09): 29-33. |
[5] |
林孝松1,罗军华1,王平义2,王梅力1,喻涛2,龚远红1. 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安全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01): 55-61. |
[6] |
吴曙光1,2,韩培宇3,宋康1,2,彭朋4. 相邻基坑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7(03): 51-57. |
[7] |
叶四桥,潘新恩. 双排抗滑桩承台的优化设计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3): 65-70. |
[8] |
陈曦1,张训维1,2,苗姜龙1,王冬勇1. 土体剪胀特性对土质边坡体系稳定性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1): 52-57. |
[9] |
吴曙光1,2,彭朋2,3,韩培宇1,2,郑华敬1,2. 对拉锚索支护结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6): 24-29. |
[10] |
易武,黄鹏程. 湖北省杉树槽滑坡成因机制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3): 89-93. |
[11] |
陈洪凯,赵春红. 梯形断面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2): 54-59. |
[12] |
黄玮,梁永辉. DE-SVM方法及在黄土滑坡体参数反演中的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1): 96-100. |
[13] |
任永忠,马守才. 基于不同拱脚形式下抗滑桩土拱效应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1): 101-106. |
[14] |
郭喜峰,晏鄂川,刘洋. 三峡库区碎石土滑坡体抗剪强度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4(1): 68-71. |
[15] |
向波,庄卫林,何云勇,周立荣. 小直径钢管排桩水平极限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4(1): 7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