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日升1, 2,赵明阶1. 可压缩骨架土石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9): 61-65. |
[2] |
蒋 永, 钱 骥,陈惟珍. 高强钢对接接头焊趾应力集中系数有限元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2): 13-16. |
[3] |
高翔,徐阳,梁宝钱,潘道远. 轿车起步工况离合器压盘热-机耦合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3(3): 149-154. |
[4] |
孙淑红,顾安邦,张雪松. 外倾式部分斜拉桥重庆嘉悦大桥
锚固结构试验及受力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S2): 1252-1255. |
[5] |
田洋,李运生,张彦玲,戴运良. 高速铁路正交异性桥面板疲劳细节的应力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4): 729-733. |
[6] |
刘山洪,陈寅春,李刚. 车行横洞与隧道主洞交叉段局部失稳数值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2): 217-220. |
[7] |
白玉慧,陈??喆,周水兴. T型管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数值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6): 998-999. |
[8] |
姚国文, 周端明, 周志祥. 钢-混凝土混合拱桥接头应力传递规律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2): 177-180,220. |
[9] |
唐红梅. 滑塌式危岩控制设计工况数值模拟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4(5): 62-64. |
[10] |
周富春, 赖勇, 翁其能, 周建庭, 马永泰, 陈洪凯. 从新构造应力场论区域公路水毁发育的宏观模式——以凉山境内公路水毁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9(4): 47-50. |
[11] |
陈洪凯,张永兴,朱凡. 三峡地区新构造应力场的地貌学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14(4): 56-61. |
[12] |
王启智. 两种集中力偏置加载裂纹板的应力强度因子的新表达式[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3(1): 30-34. |
[13] |
陈洪凯,唐红梅,王建平.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滑坡发育的地貌学研究(以万县市豆芽棚滑坡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3(1): 86-93. |
[14] |
王启智. 用裂纹线应力场方法分析拉伸偏心裂纹板的应力强度因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12(3): 77-81. |
[15] |
陈洪凯, 白子培, 李亚新. 岷江航道水毁与新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探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12(2): 5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