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金华,林园皓. 冻融循环条件下石灰改良土路基回弹模量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12): 76-80. |
[2] |
王 宏 臣. 基于时-温转换原理的冒雨施工沥青混合料劈裂回弹模量主曲线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11): 37-43. |
[3] |
杨俊,童磊,张国栋,唐云伟,梁勇. 风化砂改良膨胀土力学指标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3(1): 64-69. |
[4] |
张毅,张宗涛.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影响因素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2(6): 1157-1160. |
[5] |
张毅,张宗涛.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影响因素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2(6): 1157-1160. |
[6] |
古芸琳,何相呈,杨倩荣. 路基干湿状态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2(1): 32-36. |
[7] |
张翛,赵队家,刘少文,申俊敏. 美国路基土回弹模量确定方法研究现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4): 795-798. |
[8] |
何昌轩, 樊英华, 郑晓光.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4): 555-558. |
[9] |
赵??毅,,梁乃兴,胡??滨. 天然砂砾路用承载力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5): 895-898. |
[10] |
黄芳, 吴国雄, 王燕, 张大可. 半柔性路面复合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7(1): 65-68,133. |
[11] |
周志坚,肖飞鹏. 基于Superpave技术的沥青路面再生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6(6): 92-95. |
[12] |
路坚,梁乃兴,赵辉. 在高压实度土基上修筑薄基沥青路面的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5(5): 71-73. |
[13] |
柳志军,刘春荣,胡朋. 土基回弹模量合理取值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5(3): 62-64. |
[14] |
钟海辉, 全 凯, 王 技. 天然砂砾石基层的击实特性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4(3): 52-55. |
[15] |
全凯, 钟海辉. 新疆砂砾石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4(3): 6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