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邦兴,章书成.泥石流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2):119-123.
[2] 吴积善,田连权.论泥石流学[J] .山地研究,1996,14(2):26-33.
[3] 杜榕桓,李鸿琏,唐邦兴,等.三十年来的中国泥石流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1995,4(1):64-73.
[4] 章书成.泥石流研究述评[J] .力学进展,1989,19(3):365-375.
[5] 周必凡,李德基,罗德富,等.泥石流防治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65-108.
[6] 陈洪凯,唐红梅,马永泰,等.公路泥石流研究及治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80-88.
[7] 李德基.我国西南泥石流灾害防治现状与最新进展[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7(1):10-14.
[8] 陈洪凯,唐红梅.公路泥石流水毁概化模式分析[J] .公路,2003,(8):143-147.
[9] 吴积善,田连权,康志成,等.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0-28.
[10] 陈光曦,王继康,泥石流防治[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30-48.
[11] 王继康.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37-17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JTJ013-95):23-40.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JTJ033-95):88-90.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JTJ022-85):6-10.
[15] 陈洪凯,唐红梅,马永泰.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研究及治理新理念[J] .公路,2004,(2):77-83.
[16] 陈洪凯,唐红梅,吴四飞.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控制技术研究[J] .公路,2004,(3):1-5.
[17] 王蓉,翁其能,陈洪凯.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防治结构及计算[J] .山地学报,2001,19(5):118-122.
[18] 陈洪凯,唐红梅.速流结构防治泥石流的理论及应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1):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