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金春,宋子轩,梁栋. 单箱三室连续梁桥在横向温度梯度与汽车偏载下的空间效应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0(06): 80-86. |
[2] |
梁宗保1,柴洁1, 纳守勇2,马天立1,唐玉1. 基于深度学习的桥梁健康监测数据有效性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0(03): 78-83. |
[3] |
叶险峰,韩以江,祝敕捷,程雍. 基于改进变权-TOPISIS的锚固边坡失稳风险评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0(02): 108-115. |
[4] |
李再帏1,李思宇1,何越磊1,路宏遥1,张斌2. 无砟轨道服役状态的移动端监测系统开发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12): 6-12. |
[5] |
李鑫鑫1,郑丹1,杨建喜2,蔡昊男1,曾维成3,岳锐强3.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施工区域水质预测及预警模型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12): 106-110. |
[6] |
张献州1,2,夏晨翕1,陈霄1,蒋英豪1,陈建营1. IGM-FM串联模型在高铁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11): 99-108. |
[7] |
吴海军1,袁光杰1,2,王涛1,3,屈浩然4,李明珊2. 基于中小跨梁桥结构响应特点的阈值设定及应用[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9): 54-58. |
[8] |
马辉1,茅荃1,李宁2.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RAP料掺量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9): 97-104. |
[9] |
赵立都1,陈波2,刘国强2, 吴逸飞2,周银1 , 杨宇鹏3,郭彤4,韩达光1.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高速公路沉陷量自动提取与分析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8): 14-19. |
[10] |
吴海军1,2,何立1,韦跃3.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挠度监测的温度效应分离方法[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8): 66-71. |
[11] |
常继峰1,陈彦君2,孙全胜3. 多年岛状冻土路基坡向性热效应数值模拟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7): 100-107. |
[12] |
马丽英,李茂其,曹源文,董琴琴. 沥青桥面压实均匀性实时检测方法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2): 69-74. |
[13] |
付军1,3,刘智鸿1,2,左雪娜3,赖泽涵1,王学智1,丁庆军4. 区域气候变化对沥青路面夏季温度效应的影响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2): 87-94. |
[14] |
梁乃兴,俞靖洋,于伟,李媛. 基于实测数据的沥青路面温度场年变化回归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11): 63-68. |
[15] |
颉志强1,2,付志1,2,吕兴栋1,2. 水工混凝土结构日照辐射模拟方法[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11): 8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