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顺应,李维吉,林小媛,肖文彬,王红. 特色小镇游客车辆无复检管控点布设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0(06): 52-58. |
[2] |
戴倩,杨家其. 需求不确定下考虑碳排放政策的港口-腹地集装箱运输网络减排策略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12): 37-43. |
[3] |
王立晓1,左志1,杨晔1,刘江水2. 基于Scobit的交通事故受伤严重程度模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9(04): 1-5. |
[4] |
官冬杰1, 2 , 陈婷1, 和秀娟1, 罗雪1, 罗丽1, 邓慧婷1.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空间冲突类型识别及驱动机制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02): 65-71. |
[5] |
邓院昌, 金杰灵. 关于驾驶员“路怒症”的研究综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7(11): 105-111. |
[6] |
杨春风,庄灿,孙吉书,闫晓晨. 道路交通事故多因素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7(04): 87-95. |
[7] |
许家美. 三峡库区典型危岩形成机制及治理技术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8): 70-75. |
[8] |
彭博1, 姬然2. 基于容差PR曲线的路面裂缝识别算法性能评价机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7): 39-45. |
[9] |
郑福维1,肖健2,卿湘涛1,谢宇枫3,张丹丹1. 吉凤茶高速公路气象要素特征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6): 109-114. |
[10] |
陈富强,陈富坚,黄慧.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错台转换模型构建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5): 70-73. |
[11] |
杨建军,董大伟,黄海波,李平飞,张志勇,张诗波,. 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事故碰撞地点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3): 162-166. |
[12] |
张树奎,肖英杰,苏文明. 航道内实时船舶交通流航行风险主动评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2): 151-155. |
[13] |
徐富刚,杨兴国,周家文. 堰塞坝漫顶破坏溃口演变机制试验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4(6): 79-83. |
[14] |
薛晓辉,张军,宿钟鸣,孙志杰. 富水黄土隧道注浆加固机制及效果评价[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4(4): 34-38. |
[15] |
王晓东,魏文龙,唐亮. 矩形带肋钢板-混凝土复合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4(3): 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