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军,谈戈.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J] .资源科学,2002,24(3):1-7.
[2] Chen J.Q.and J.Xia.Facing the challenge:barriers to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China[J]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1999,44(4):507-516.
[3] 夏军.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6):517-526.
[4] 王小民.二十一世纪的水安全[J] .社会科学,2001(2):25-29.
[5] 贾绍凤,张军岩,张士锋.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6):538-545.
[6] 贾绍凤,张士锋.海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2003,22(4):379-387.
[7] 韩宇平,阮本清.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3,23(2):267-272.
[8] 王礼茂,郎一环.中国资源安全研究的进展及问题[J]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4):333-340.
[9] 鲁晓阳.岷江上游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讨[J] .四川环境,1999,18(1):72-74.
[10] 《四川森林》编辑委员会.四川森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1158-1159.
[11] 石承苍,罗秀陵.成都平原及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J] .西南农业学报,1999,12:75-80.
[12] 陈齐.水土流失知多少[N] .四川日报,1999-01-29(6).
[13] 李江天.把四川建成旅游大省—宋宝瑞省长谈四川旅游业的发展[N] .经济日报,1998-10-25(1).
[14] 梁荫.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浅谈[J] .四川环境,2000,19(2):60-63.
[15] 王建平,孙佑佳.宜宾市主要江河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J] .四川环境,2002,21(1):72-75.
[16] 陈安勇.岷江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特别重要性及战略措施[J] .农村经济,1998,1:65-69.
[17] 刘昌明,王红瑞.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635-644.
[18] 夏军,朱一中.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安全与挑战[J]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262-269.l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