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洪凯. 白龙江流域的地貌与塑性泥石流[D]. 兰州大
学. 1991: 93-107 [2]陈洪凯, 马永泰, 马黑赤和, 等. 大金河泥石流与滑坡研
究及治理[R]. 四川省交通厅科技项目. 2001: 5-12.
[3]唐红梅, 翁其能, 王 凯, 等. 冲淤变动型泥石流沟中物
质启动类型及机理研究() [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 20(2) : 65-68.
[4]唐红梅, 翁其能, 王 凯, 等. 冲淤变动型泥石流沟中物
质启动类型及机理研究() [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 20(2) : 69-72.
[5]唐红梅, 陈洪凯, 翁其能, 等. 从泥石流沟的岩土稳定性
论冲淤变动型泥石流的物源问题[J]. 重庆交通学院学
报, 2001, 20(1) : 74-78.
[6]凉山州交通局. 西木路盐源平川河谷泥石流灾害的成
因及其防治措施[R]. 1993: 78-86.
[7]商书会, 哈焕文. 泥石流动力学预报系统[J]. 泥沙研
究, 1994, (2) : 94-98.
[8]邓养鑫. 天山独(山子) 库(车) 公路北段泥石流研究
[J]. 干旱区地理, 1994, 17(1) : 30-36.
[9]邓晓峰. 天山独库公路冰川泥石流堆积与冰碛石组构
特征[J]. 山地研究, 1997, 15(3) : 192-196.
[10]邓养鑫. 天山博格达峰区的冰川泥石流[J]. 冰川冻
土, 1983, 5(3) : 235-239.
[11]朱守森. 天山独库公路北段泥石流形成的水文气象条
件[J]. 干旱区地理, 1993, 16(4) : 45-50.
[12]熊黑钢, 刘耕年, 崔之久, 等. 天山泥石流灾害的形成
条件和过程特点[J]. 地理科学, 1997, 17(3) : 243-247.
[13]徐 弘. 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临界聚集量估算模型研
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5, 30(2) : 212-217.
[14]杨 坤, 马东涛, 崔 鹏. 新藏公路(新疆境内) 沿线道
路病害[J]. 山地学报, 2002, 20(1) : 53-58.
[15]吕德受, 白子培, 陈洪凯. 川西山地公路水毁与新构造
应力场[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2, 11(3) : 7-12.
[16]艾南山, 陈洪凯. 从新构造应力场论公路水毁问题
[J]. 地理科学, 1996, 16(4) : 60-65.
[17]陈洪凯. 岷江航道水毁与新构造应力场的关系[J]. 重
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3, 12(3) : 36-42.
[18]唐红梅, 陈洪凯, 祝晓寅, 等. 重庆库区新构造应力场
及其对滑坡宏观活动规律的控制[J]. 岩石力学与工
程学报, 2000, 19(3) : 352-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