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9-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斜拉桥索力精确模拟的矩阵分析法
    张杨永,吴万忠,周云岗
    2009, 28(6): 979-981.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01
    摘要 ( )   PDF(250KB) ( )  
    用ANSYS对斜拉桥进行建模时,需要输入初始索力,但ANSYS并没有直接提供施加初内力的方法,只能利用 单元的生死特性、单元初应变或者温度荷载来模拟斜拉索索力。讨论了单次模拟法和循环迭代法存在的问题,提 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分析的方法;考虑斜拉索索力之间的相互影响,修改了循环迭代公式,能实现索力的精确模拟, 并证明常规的循环迭代法只是矩阵分析法的特例。通过苏通大桥斜拉桥索力的精确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 性,为以后类似问题的ANSYS二次开发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构参数变化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孙??昊,钱永久,蔡迎春
    2009, 28(6): 982-985.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02
    摘要 ( )   PDF(463KB) ( )  
    以郑州黄河二桥主跨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该下承式钢管混凝 土拱桥动力计算的整体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探讨了17种不同工况和损伤对桥梁的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 表明:该钢管混凝土桥竖向刚度相对较强,面外刚度相对较弱;横撑的布置形式对桥跨结构的竖向刚度影响不大, 但对桥梁结构对面外刚度影响较大;撑脚的损伤对结构的第1阶自振频率的影响比较敏感的,但对结构的竖向刚 度影响不大;吊杆和桥面板的损伤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基本没有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徐(温)变的连续梁拱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王??凡,郭向荣
    2009, 28(6): 986-990.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03
    摘要 ( )   PDF(811KB) ( )  
    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考虑了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桥桥面 因温度和徐变作用而产生的变形影响,将其以组合曲线的形式叠加到轨道不平顺中进行列车走行性分析,建立车 桥系统振动方程。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建立列车和桥梁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桥面徐变变形及温度 变形对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桥面的徐变及温度变形所致的线路不平顺对轮重减载率、车体竖向 加速度和竖向Sperling指标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评判桥上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舒适性时,尤其对于高速铁路, 应考虑混凝土徐变及温变产生的桥面变形引起的轨道不平顺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宽跨比整体简支板桥合理简化计算模式探讨
    周建庭,蓝??勇,袁??瑞,潘东宏,邓??智
    2009, 28(6): 991-994.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04
    摘要 ( )   PDF(381KB) ( )  
    针对宽跨比较大的整体简支板桥,分析现今常用横向分布计算方法原理的近似与局限。选取3组不同宽跨 比桥梁,依不同桥面布载分5种工况建立ANSYS有限元实体模型。分析模型数据与常用横向分布计算方法之间的 结果差异,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整体板桥的内力简化计算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应力度对简支梁桥上拱的影响
    马春佳,冯小豪
    2009, 28(6): 995-997.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05
    摘要 ( )   PDF(428KB) ( )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PC)受弯构件,施加预应力将使其产生向上的反拱挠度,预应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预 应力混凝土构件上拱值。依托出现明显上拱问题的渝黔高速公路K44平摊子大桥,利用其设计参数,分析部分预 应力A类构件和B类构件2种预应力度时所产生的不同上拱度值,得出预应力度对PC简支梁桥上拱的影响。分 析表明,预应力度过大将导致梁体产生过大的上拱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型管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数值分析
    白玉慧,陈??喆,周水兴
    2009, 28(6): 998-999.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06
    摘要 ( )   PDF(291KB) ( )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承受轴向拉力作用时T型管节点在热点应力区的应力分布,以及最大应力集中系数,通 过计算发现,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出现在鞍点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几何参数的T节点进行模型分析,得出T 型节点的几何参数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规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BAQUS箱型桥梁的GUI二次开发
    王家林,李??平
    2009, 28(6): 1000-1004.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07
    摘要 ( )   PDF(508KB) ( )  
    介绍了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功能和利用面向对象语言Python编制参数化建模插件的原 理和步骤。以变截面箱型桥梁参数化有限元建模为背景,通过ABAQUS提供的API函数和AFXGUIToolkit工具包 开发了箱梁桥参数化建模菜单和工具条,提高了箱型桥梁的有限元建模速度,为箱型桥梁的精细有限元分析提供 了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钢箱-环氧混凝土组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申新凯,周志祥,庄家智
    2009, 28(6): 1005-1007.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08
    摘要 ( )   PDF(443KB) ( )  
    从抗弯性能、延性以及极限承载力等3个方面对钢箱-环氧混凝土组合梁及钢箱-普通混凝土组合梁进行 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箱-环氧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弯曲性能、延性以及极限承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横风中高速列车以及桥梁的气动特性研究
    胡赛龙,郭文华
    2009, 28(6): 1008-1010.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09
    摘要 ( )   PDF(537KB) ( )  
    运用通用的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利用二维定常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SST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 积法分析计算了车辆断面、32m箱型简支梁桥断面以及两者组合体在15m/s横风作用下受到的阻力、升力和倾覆 力矩系数。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横向风的作用下,发现车辆在简支梁桥上时,车辆受到的升力系数大于车辆单体 的情况,倾覆力距系数明显小于车辆单体情况,而此时简支梁桥的升力系数明显小于简支梁桥单体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勘察技术在木寨岭特长隧道中的应用
    黄??勇
    2009, 28(6): 1011-1015.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10
    摘要 ( )   PDF(715KB) ( )  
    兰渝铁路木寨岭特长隧道具有埋深较大、高地应力、构造发育、板岩夹炭质板岩大面积分布的特点,在勘测过 程中,针对该特点,采用多种勘察手段,发挥遥感的宏观控制作用,以地质调绘为基础,利用综合物探的解译,辅以 钻孔加以验证,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以后山区铁路长大隧道的勘察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的渗流模型分析
    吴国雄,丁王飞,张??洋,李??亮
    2009, 28(6): 1016-1020.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11
    摘要 ( )   PDF(664KB) ( )  
    渗流模型是处理相变与临界现象的有力工具,在本质上属于概率论的一个分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裂破 坏是由于无数条微裂缝之间相互连通而导致的,其微裂缝无限连通的过程在数学上属于渗流问题。将渗流模型理 论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过程的描述,通过选择合适的渗流模型,对沥青混合料破坏的最近邻、次近邻和第三 近邻等3种状态的渗流演变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用重整化群方法求出渗流阈值,用以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 破坏的临界条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分析
    朱洪洲,唐伯明,刘伯莹
    2009, 28(6): 1021-1024.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12
    摘要 ( )   PDF(306KB) ( )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采用正交分析方法,讨论了沥青稳定基层厚度、级配碎石基 层厚度及土基模量等关键结构参数对路表回弹弯沉、沥青层层底拉应力2个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指标的影响。 研究表明:土基模量对于路表回弹弯沉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沥青层厚度在25cm以内时,增加沥青层厚度可以减小 沥青层底拉应力,延长沥青路面疲劳寿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何兆益,危接来,吴宏宇,王??强,张文武
    2009, 28(6): 1025-1027.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13
    摘要 ( )   PDF(275KB) ( )  
    以斜胶胎和子午胎两种废胎胶粉作为改性剂,对20、40和80目3种粒径以及20%掺量下改性沥青进行了常 规性能、动态剪切(DSR)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系统研究了废胎种类、胶粉粒径对改性沥青高温和低温性能的 影响;采用差热分析(DSC)试验方法,分析了20%胶粉掺量下胶粉粒径对沥青的改性效果和胶粉改性沥青的热力 学性能。结果表明:掺入废胎胶粉后的沥青,其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和抗疲劳等性能改善明显,斜交胎胶粉的改 性效果优于子午胎胶粉;较大粒径的胶粉对沥青的软化点、抗车辙因子、弹性恢复改善效果较好,而低温性能与胶 粉粒径小的改性沥青相当。综合性价比,建议采用斜交胎胶粉,胶粉的最佳粒径为20目,掺量为2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陡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特性分析
    俞文生,李??昶
    2009, 28(6): 1028-1032.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14
    摘要 ( )   PDF(616KB) ( )  
    为分析纵坡段沥青路面车辙,进行了室内蠕变试验,按??四单元五参数模型确定了相关参数。进行了现场温 度场检测,用有限元工具模拟了沥青路面温度场,按方形均布的垂直和水平荷载,分析计算了典型结构、荷载与行 车速度情况下的路面单日车辙量。比较不同速度、超载水平、纵坡坡度的计算结果发现,影响纵坡段车辙的最主要 因素是车速降低导致的荷载作用时间增加,其次是超载因素,最后是水平荷载分量的影响。提出了提高纵坡段沥 青路面材料的抗车辙能力,及采取合理的坡度与坡长组合的措施,保证纵坡段载重车辆的总体运行速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刚柔复合式路面界面层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王火明,凌天清,肖友高,唐??强
    2009, 28(6): 1033-1036.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15
    摘要 ( )   PDF(344KB) ( )  
    通过复合板的室内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水泥混凝土板界面处理方式、不同防水黏结材料以及 界面层沥青用量对界面层强度的影响;并对不同防水黏结材料的耐久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得到了精铣刨界面最 佳铣刨深度、不同界面处理方式下界面层的最佳沥青用量,以及界面层抗剪强度与黏结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锚固的有限元分析
    钟春玲,,刘寒冰,张云龙,谢??毅
    2009, 28(6): 1037-1040.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16
    摘要 ( )   PDF(625KB) ( )  
    介绍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端部锚固设施,探讨了对锚固地梁进行有限元分析时的有关问题。选取适当 的参数,分析了设有3道锚固地梁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给出了路面各部分的位移和应力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人-车-路三自由度振动模型的 路面平整度评价方法
    张洪亮,王秉纲,杨万桥,
    2009, 28(6): 1041-1045.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17
    摘要 ( )   PDF(246KB) ( )  
    为了更准确地评价路面的行车舒适性,以乘客的竖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平整度评价指标,将人-车- 路组成的系统简化成三自由度振动模型,依据牛顿法建立了振动微分方程,采用传递矩阵法对其进行了求解,进而 建立了考虑人-车-路相互作用的路面平整度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能考虑不同路面类型以及公路等 级的影响,对于不同等级路面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而国际平整度指数、功率谱密度和平整度标准差在部分 工况下不能很好地描述路面的舒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沥青复合封层罩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吴进良,高彦芝,叶??磊,皮育晖
    2009, 28(6): 1046-1048.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18
    摘要 ( )   PDF(123KB) ( )  
    沥青复合封层是在泥结碎石路面罩面技术研究中开发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农 村公路施工、性价比高等特点。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序等方面探讨对沥青复合封层罩面技术进行技术总 结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沥青拌和站粉尘回收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马??骏,高莉春
    2009, 28(6): 1049-1021.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19
    摘要 ( )   PDF(320KB) ( )  
    在沥青混凝土拌和中产生的粉尘,如果不能很好地回收,既污染环境又造成原材料浪费。通过机械和电器控 制装置以简单易用易制作为前提,结合工程实践研制了粉尘回收装置;介绍了该粉尘回收装置的组件设计、技术原 理、操作工艺流程与应用实践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型钢混凝土柱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王??隼,李??平
    2009, 28(6): 1052-1055.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20
    摘要 ( )   PDF(442KB) ( )  
    目前对型钢高强度混凝土柱的研究主要依靠试验研究数据来推导和总结。以ABAQUS有限软件为基础,建 立数值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和破坏形态对比分析,证明了ABAQUS中的混凝土损伤模型在型钢高强度混凝土分 析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ransCAD平台下公路网区域OD合成研究
    庞清阁,胡郁葱,王子明,游锦龙
    2009, 28(6): 1055-1059.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21
    摘要 ( )   PDF(481KB) ( )  
    交通行业公路网规划时涉及到大量的OD数据。提出在TransCAD平台下用GISDK开发工具进行区域OD合 成的思路,同时结合现状路网对区域OD合成的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串并联法和平行路法进行了修正和改 进,提出了修正后的模型和具体算法,并利用改进后的算法模型在TransCAD平台上最终实现了区域OD矩阵的合 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交叉口延误的城市道路最短路径
    黄美灵,陆百川
    2009, 28(6): 1060-1063.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22
    摘要 ( )   PDF(656KB) ( )  
    在利用GIS建立城市道路网并通过空间分析判断节点方位和路径走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节点阻抗 的Floyd算法来解决城市道路网中的最短路径问题,这里直行、左转或右转的分流向延误得到了充分考虑。最后利 用所提出的算法对重庆市石桥铺街道路网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比传统方法更合理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城市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应用
    张雄希,
    2009, 28(6): 1064-1066.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23
    摘要 ( )   PDF(272KB) ( )  
    结合智能交通系统特点及要求,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城市公交车辆智能化管理中的典型应用,通过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将车载终端与调度监控中心相结合,能够对行驶的公交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交通信息传送等 功能,有助于交通系统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广场交通影响分析若干理念
    赵晓翠,潘晓东
    2009, 28(6): 1067-1070.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24
    摘要 ( )   PDF(819KB) ( )  
    一定规模的综合广场建设项目要通过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达到交通控制指标或相关要求。首先阐述了交 通影响分析的目的,然后分析了交通影响分析中各相关单位的责权关系和开发商由被动到主动解决交通问题的观 念转变。项目开发规划方案确定后,相关的交通组织优化是保障项目正常运作的关键,针对项目开发可能出现的 各种交通问题,提出了在综合广场交通组织优化中可保障基地内外交通顺畅、安全的一些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粗糙集的公路客运量预测
    陈??坚,霍娅敏,傅志妍,滕彦彬
    2009, 28(6): 1071-1074.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25
    摘要 ( )   PDF(201KB) ( )  
    公路客运量预测不仅是进行客运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制定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及综合交通规划的前提。 通过对公路客运量预测决策表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决策矩阵构造及最简决策规则的获取,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的客 运量预测模型。该模型获取的最简决策规则避免了因历年统计数据波动而造成的预测误差,最终的预测结果为增 长区间而不是绝对数值,更好的反映了公路客运需求。最后应用该模型预测成都市未来5a的公路客运量,得到了 客运量的增长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等级公路交织区安全评价
    李晓娟,丁??艺
    2009, 28(6): 1075-1078.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26
    摘要 ( )   PDF(201KB) ( )  
    分析了交通冲突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及交通冲突数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以交通冲突数作为其影响因素与 道路安全性之间的??转换器,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等级公路交织区安全评价模型;为高等级公路交织区安 全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驾驶员对夜间红绿障碍物空间距离判识差异
    赵炜华,刘浩学,毕仁忠,晏远春
    2009, 28(6): 1079-1082.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27
    摘要 ( )   PDF(304KB) ( )  
    分析距离判识差异变化规律,选用32名驾驶员在不同深度距离和车速条件下,进行实际道路试验。统计检 验全部被试判识结果,获得距离判识差异特征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判识差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夜间 地面动态环境中,随着深度距离增加,绝对距离判识差异增大,相对距离判识差异减小;随着速度增加,在较远深度 距离下,绝对距离判识差异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在中等深度距离以下时,差异逐渐减小;相对距离判识差异随速 度增加而减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壁剪切流若干特性研究
    刘兆存,范玮佳
    2009, 28(6): 1083-1087.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28
    摘要 ( )   PDF(305KB) ( )  
    分析了壁面剪切流的流动特性及计算内部能量间的分配关系,研究了层流、湍流的流动特性和层流到湍流转 捩的特点,讨论了剪切流的一般机理。指出能量传递和不同阶段的不同结构有关,能量耗散和扩散与共振和锁频 密切相联系。研究表明,湍流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局部现象并且具有对称破缺的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施工工况有限元分析
    陈??华,,赵有明,张发春
    2009, 28(6): 1088-1091.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29
    摘要 ( )   PDF(485KB) ( )  
    介绍了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结构特征,及土工格栅加筋土的有限元分析原理,并用Mohr??Coulomb模型作为 加筋土中的土体的计算模型,用线弹性模型模拟土工格栅,用Goodman单元模拟土体和土工格栅之间的接触关系, 对一典型工程实例的施工状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不同施工阶段的受力和变形特征。 计算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的破裂面是一条圆弧面,挡墙在填土过程中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基底应力分布和筋材拉 力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土压花锚抗拔试验研究
    饶枭宇,熊小林
    2009, 28(6): 1092-1096.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30
    摘要 ( )   PDF(680KB) ( )  
    普通预应力锚索的常见破坏模式是钢绞线与注浆体脱黏,为防止该类破坏模式的发生并增强内锚固段的锚 固能力,将结构工程中的压花锚引入到岩土锚固工程中并进行较大改进,设计8种不同配合比的水泥基注浆体,将 压花锚、普通锚锚固在中风化砂岩中,通过抗拔试验获得岩锚的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结果表明:压花结构在注浆 体里产生楔形效应,导致压花锚的荷载传递机理与普通锚不同,其承载强度显著高于对应的普通锚,降低了岩锚承 载强度对内锚固段长度及注浆体力学性能改变的敏感性。压花锚的上述特性有利于提高锚固工程筋材的利用效 率,减少用锚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增强锚固系统的安全可靠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阻率成像技术在土石坝渗漏诊断中的应用
    赵明阶,徐??容,王俊杰,王??朋
    2009, 28(6): 1097-1101.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31
    摘要 ( )   PDF(964KB) ( )  
    为了能较准确诊断土石坝渗漏部位,基于介质电阻率参数对水较为敏感这一特性,将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应 用于大林病险水库土石坝渗漏的诊断测试中,查明了扩建坝体黏土斜墙331??50m高程以上部分坝体及左岸岩体 中存在的渗漏通道,同时原均质土坝在高程329??0m以上的近右坝肩存在渗漏隐患。依据诊断结果提出了该病险 水库加固设计方案中需将331??50m以上坝体挖除、防渗帷幕向左岸延伸61m以及置换原均质土坝在高程329??0 m以上的近右坝肩部分坝体等建议。为保证大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澜沧江曼厅大沙坝浅滩整治效果分析
    秦宗模,,吴宋仁
    2009, 28(6): 1102-1106.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32
    摘要 ( )   PDF(744KB) ( )  
    澜沧江曼厅大沙坝位于景洪市下游29km,滩段全长约9km,滩情十分复杂,整治难度特大。介绍了曼厅大沙 坝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滩险成因;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成果,提出了该滩段的整治原则,讨论了整治 效果,总结了取得较好整治效果所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向家坝转运码头港区通航水流条件数值模拟和分析
    刘亚辉,金??瑞
    2009, 28(6): 1107-1111.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33
    摘要 ( )   PDF(546KB) ( )  
    对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截流期上游二狮岩和新滩坝两个临时转运码头进行通航可行性论证,建立了二维水流 数学模型,分析比较了码头工程建设前后港区水域条件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对航道通航影响微弱, 工程可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峡库区支流航道技术等级定级及其应用
    童思陈,许光祥,文传平
    2009, 28(6): 1112-1117.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34
    摘要 ( )   PDF(284KB) ( )  
    三峡蓄水后支流的航道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但由于常规的内河通航标准没有考虑水库蓄水对支流航道的影 响,因此不能采用常规体系来定级三峡库区支流航道的技术等级。以支流梅溪河为例,从水流条件、航道尺度、通 航保证率等方面对三峡成库后支流的航道技术等级定级进行了初步探讨;将该标准体系应用于梅溪河,得到了三 峡蓄水后梅溪河的航道标准。成果为三峡及类似库区支流航道技术等级的界定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动力系统的参数匹配
    黄大星,何??仁,李丽群
    2009, 28(6): 1118-1120.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35
    摘要 ( )   PDF(281KB) ( )  
    在城市工况下,车辆怠速油耗大,车辆起停十分频繁,微混合动力汽车利用BSG对发动机进行快速启动和停止 控制,取消了发动机怠速工况。通过对车辆起动和制动工况进行分析,对城市客车动力传动系统结构进行改进,提出 了车辆控制策略,并对动力系统参数进行匹配设计。利用ADVISOR软件对车辆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动力系 统各部件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动力系统结构能满足车辆起动性能要求,其燃油经济性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40%偏置碰撞抗撞性改进设计
    冯??樱,邓召文,马??迅,高??伟
    2009, 28(6): 1121-1125.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36
    摘要 ( )   PDF(689KB) ( )  
    建立并验证了偏置变形壁障块模型、某轿车全宽碰撞模型的有效性,按照ECER94??01法规建立该轿车的 40%偏置碰撞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轿车进行40%偏置碰撞抗撞性仿真分析,确定该轿车40%偏置碰 撞抗撞性改进方向。按照改进方向对轿车进行3个方面的抗撞性改进设计,通过比较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该轿车的40%偏置碰撞抗撞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六自由度重载装配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及求解
    罗天洪,熊小辉
    2009, 28(6): 1126-1130.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37
    摘要 ( )   PDF(290KB) ( )  
    针对汽车装配生产线作业对重载高精度的自动设备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液压驱动的六自由度多功能重载装 配机械手。运用Denavi??Hartenberg(D??H)方法构建了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重载装配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 正、逆运动学求解方法。从机械手的正、逆运动学方程的求解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液压方式实现对机械手6个自由 度的驱动,具有驱动力大、操作简单、安装准确的特点,可适应多种汽车重载装配的需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VRP模型的两阶段物流网络路径优化模型
    陈岱莲,李??鹏
    2009, 28(6): 1131-1134.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38
    摘要 ( )   PDF(192KB) ( )  
    以基于VRP模型的两阶段三层次物流网络路径优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利用启发式算法中的分解法将问题分 为选择物流中心与配送路径优化两个子问题,并与数理规划软件LINGO8??0相结合给出了基于VRP模型的MSDL?? RP问题??????多供应商、多配送中心选址与路径优化问题的求解模型。利用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求出商品从多供应 商经过多物流中心到最终客户这一过程中能使费用最小的供应商的最佳位置与数量、物流中心的最佳位置与数量 及从物流中心到客户的最佳配送路径,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对于小规模问题,运用所提出的方法能在很短的 时间内求出问题的最优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遗传算法的中转站边界配送区域选择方法
    王??勇,池??洁
    2009, 28(6): 1135-1138.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39
    摘要 ( )   PDF(365KB) ( )  
    以配送中心和中转站的配送能力划分各自的配送范围后,将不确定的边界区域加入道路等级划分为若干配 送单元。并选择决策中转站规划配送单元,依据配送单元的配送成本、配送中心及中转站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建立边界配送区域规划的运筹学模型。应用遗传算法设计了配送单元选择配送中心和中转站的编码方式,编写程 序求解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双层规划的装备调配系统建模研究
    徐海珠,朱建冲,谢友武,汲万峰
    2009, 28(6): 1139-1142.  DOI: 10.3969/j.issn.1674-0696.2009.06.40
    摘要 ( )   PDF(207KB) ( )  
    结合我军装备保障现状,考虑供应满意度和调配成本的平衡,在分析装备调配系统的结构成本和运行成本的 基础上,建立了装备调配系统的双层规划模型。研究了动态需求下装备调配系统的网络结构和调配策略,得到最 优组织结构和运行成本。模型可以提高装备调配系统的科学性,对装备调配保障方案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