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过刊目录

    2008年, 第2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8-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曲梁在预应力径向分力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向中富, 卞明智, 梁甜甜, 朱慈祥
    2008, 27(6): 1009-1013. 
    摘要 ( )   PDF(326KB) ( )  
    通过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比较了曲梁在径向力作用下的不同受力模型;分析了径向拉应力在曲线箱梁腹板中的分布以及防崩钢筋面积和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的影响;讨论了径向拉应力对裂缝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最后提出了防崩钢筋面积与径向拉应力的拟合关系式,可供曲线箱梁的设计及施工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支梁在行驶车辆下的动态响应
    陈榕峰, 章权, 张建莉
    2008, 27(6): 1014-1016,1150. 
    摘要 ( )   PDF(269KB) ( )  
    把桥梁和车辆看作两个分离体系,提出了四自由度1/2车辆模型;应用广义虚功原理建立振动方程,并引用国标(GB/T 7031-1986)建议的公路路面功率谱密度的拟合表达式,求得了不同等级桥面的不平整度值;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不平整桥面简支桥梁在运行车辆作用下的时域响应,获得了相应冲击系数随桥面等级及车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桥梁冲击系数随着车速增加呈增大趋势;随着公路桥面等级变差呈非线性增大,桥面等级是影响车辆动力作用的最显著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
    李熠, 颜东煌, 李学文
    2008, 27(6): 1017-1019,1023. 
    摘要 ( )   PDF(298KB) ( )  
    根据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原则、影响因素与确定方法,先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初定成桥状态,再用影响矩阵法进行索力调整,获得了合理的成桥状态。运用该方法对某桥进行了计算,算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几何控制法的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吴国胜, 袁保军
    2008, 27(6): 1020-1023. 
    摘要 ( )   PDF(277KB) ( )  
    从几何控制法的基本思想出发,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控制项目为背景,建立全桥模型模拟全桥施工全过程,找出基准状态下的钢箱梁无应力线形和成桥状态下斜拉索无应力索长。在保证钢箱梁无应力线形和成桥斜拉索无应力索长不变的条件下,分析了主梁重量、斜拉索刚度、临时施工荷载等结构参数变化对成桥线形、应力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堰河桥设计和施工及荷载试验研究
    胡旭辉, 顾安邦, 罗玲
    2008, 27(6): 1024-1026,1045. 
    摘要 ( )   PDF(318KB) ( )  
    大堰河桥是一座25 m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简支桥。主要分析了梁体的结构、波形钢腹板、剪力连接键及主梁变形等计算要点和设计方法,介绍了波形钢腹板制作安装、体外预应力体系施做等关键施工工艺和荷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堰河桥设计施工方法有效,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同类型桥梁的修建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县赵家大桥振动特性研究
    廖玉春, 施尚伟
    2008, 27(6): 1027-1030,1061. 
    摘要 ( )   PDF(261KB) ( )  
    桥梁在车辆作用下的振动是一种多因造成的振动,与桥梁动力特性、车辆特性、车速、车-桥耦合作用、桥面平整度等诸多因素有关。通过对导致赵家大桥冲击振动的实测数据的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车辆冲击对于非特大跨桥梁,当车速在10~20 km/h时对桥跨会造成更多的动响应,冲击系数峰值出现在10~20 km/h;当大桥的自振频率与试验用三轴车自振频率相接近时,即使在桥面平整度良好的情况下,车-桥频率耦合振动也容易导致冲击振动异常。汽车冲击振动异常的影响因素众多,而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是导致大桥异常振动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联合作用效应不是各因素简单的加权关系,当多种条件处于耦合匹配状态时,会使冲击系数成倍的增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续刚构桥跨中置换混凝土加固技术研究
    秦绪勇, 刘定波, 熊茜
    2008, 27(6): 1031-1033. 
    摘要 ( )   PDF(235KB) ( )  
    针对连续刚构桥跨中合龙段混凝土出现分层起壳现象的罕见病害,通过对全桥结构分析计算和对中跨跨中的局部结构分析计算,提出了跨中置换混凝土并施加体外预应力的创造性加固方法;并介绍了适应该加固法的高压水射流凿除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通过对施工和荷载试验全程跟踪监控得出的数据,说明该加固法的良好加固效果和简易的可操作性。为出现类似病害的桥梁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性的加固方法,为高压水射流先进施工工艺的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穿越活动断层区隧道的抗断设计对策
    蒋树屏, 李鹏, 林志
    2008, 27(6): 1034-1036,1041. 
    摘要 ( )   PDF(263KB) ( )  
    针对穿越活动断层区隧道的结构设计,提出活动断层区隧道结构的抗断设计对策;对"超挖设计"和"铰接设计"两种抗断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铰接设计"中隧道节段长度及节段间连接抗剪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连接剪切失效后隧道节段的运动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桥梁与建筑的结合——“栖居式桥梁”的历史发展和特征研究
    杨春侠
    2008, 27(6): 1037-1041. 
    摘要 ( )   PDF(447KB) ( )  
    栖居式桥梁以桥梁与建筑相结合,赋予桥多种功能空间,促使人们在其上驻留,这与现代大量的为快速交通服务的桥梁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追溯栖居式桥梁的历史发展,解析其区别于现代桥梁的特征,如主要为人使用,提供惬意逗留的场所,与城市有机融合等,进而总结栖居式桥梁对现代桥梁设计的有益启示,指出当代桥梁建设应在满足人行需求、复合多样驻留功能、塑造观水开放空间、与环境相融合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速公路隧道内噪音特性研究
    朱文, 马非, 何川, 汪洋
    2008, 27(6): 1042-1045. 
    摘要 ( )   PDF(314KB) ( )  
    通过现场声级测量,掌握了高速公路隧道的噪音声级水平;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隧道内的噪音进行了频谱分析和波形识别。研究结果表明,铺有混凝土路面的隧道噪音波形为矩形波,而铺有沥青路面的隧道噪音波形为正弦波,两种路面的噪音频率分布在频谱图上的区别明显。研究结果对提高隧道内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很有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PS定位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谢正军, 潘国兵, 宋礼德
    2008, 27(6): 1046-1049. 
    摘要 ( )   PDF(349KB) ( )  
    GPS系统是一种采用距离交会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洪酉高速公路为例,阐述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进行GPS控制测量时,坐标系统的选择、控制网的布设、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对从事山区公路测量的测绘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庆山区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研究
    杨锡武, 段炳俊
    2008, 27(6): 1050-1054,1070. 
    摘要 ( )   PDF(391KB) ( )  
    在对重庆巫溪山区农村公路路基、路面结构和病害现状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巫溪地区农村公路的分级方法和等级;根据巫溪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路面材料来源,通过理论分析,制定了各等级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供巫溪地区农村公路路面设计应用。研究成果对其它山区农村公路路面设计具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沥青混合料静态蠕变劲度模量与动稳定度的关系
    樊统江, 何兆益
    2008, 27(6): 1055-1057,1138. 
    摘要 ( )   PDF(298KB) ( )  
    用轮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以下简称DS)指标反映沥青路面的高温车辙行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不能作为计算参数用于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通过研究不同沥青混合料的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响应,试图将DS指标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建立联系用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选择了AC13和AC25两种级配、60#/70#基质沥青和5%SBS改性沥青两种结合料、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种集料,分别进行了车辙试验和静态蠕变试验,其中车辙分别采用5 cm和7 cm厚度试件。结果表明,对同类型级配、结合料、集料和同一车辙厚度的沥青混合料,其DS和静态蠕变劲度模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高达0.9以上。但综合考虑级配、结合料、集料和结构厚度等因素后,DS与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的线性相关性并不理想,其相关系数R2只达到0.591 2。因此,试图将DS转换为静态蠕变劲度模量用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沥青路面PCI中车辙换算系数研究
    孔令云, 沈鹃, 周进川
    2008, 27(6): 1058-1061. 
    摘要 ( )   PDF(263KB) ( )  
    通过对国内外车辙换算系数取值方法的研究,结合实体工程的实测数据与实际路况的对比,对现有车辙换算系数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车辙换算系数的连续式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根据现有车辙换算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得到PCI指标值,与实际路况多数存在较大的偏差;而采用研究提出的车辙换算系数计算公式得到的PCI指标值,与实际路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构造深度在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中的应用
    袁光权, 高国华, 周进川
    2008, 27(6): 1062-1066. 
    摘要 ( )   PDF(305KB) ( )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离析。为了使用构造深度评价离析,用铺砂法随机测定新(街)-河(口)高速公路面层各层的构造深度,用核密度仪(PQI)测定铺砂点的密度;通过分析空隙率和构造深度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以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空隙率范围所对应的构造深度,用该构造深度与构造深度均值比的范围大小作为离析评价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沥青稳定基层ATB25混合料疲劳试验研究
    朱洪洲, 唐伯明, 高爽, 何兆益
    2008, 27(6): 1067-1070. 
    摘要 ( )   PDF(247KB) ( )  
    沥青稳定基层耐疲劳性能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关键影响因素。对5种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25混合料进行了控制应力的三分点小梁弯曲疲劳试验;分析了矿料级配、沥青品种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级配的沥青稳定基层ATB25混合料疲劳性能差别不大,说明采用低标号沥青的沥青稳定基层对应力水平变化更敏感。通过试验结果的同归分析并考虑现场修正系数,获得了沥青稳定基层的疲劳方程,可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对比试验研究
    何兆益, 张政国, 黄刚
    2008, 27(6): 1071-1076. 
    摘要 ( )   PDF(354KB) ( )  
    针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结合9种级配、3种沥青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通过大马歇尔法、superpave旋转压实体积法、GTM法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建立了3种混合料设计方法之间混合料体积及力学指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重载交通条件下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灰熵法的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徐松, 唐伯明, 朱洪洲, 何兆益
    2008, 27(6): 1077-1080. 
    摘要 ( )   PDF(237KB) ( )  
    沥青稳定碎石的水稳定性有许多影响因素,如沥青性质、矿料性质、混合料配合比等,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对控制其水稳定性有着重大意义。利用灰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沥青针入度、4.75 mm及0.075 mm筛孔通过率、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空隙率、饱和度、粉胶比等对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研究表明,沥青用量、沥青饱和度、沥青针入度及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是影响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抗裂性能的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刘淑艳, 王清洲, 陈亮, 魏连雨
    2008, 27(6): 1081-1085. 
    摘要 ( )   PDF(308KB) ( )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二灰砂浆的最佳材料组成比例,根据振实试验得到了二灰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粗集料的最佳级配,运用体积法确定了粗集料与二灰砂浆的合理配比,提出了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基于抗裂性能的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通过性能试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确定的二灰稳定碎石具有抗裂性能好、强度增长率高的优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性能研究
    梁旭, 梁乃兴, 曾建民, 梅迎军, 于伟
    2008, 27(6): 1086-1089. 
    摘要 ( )   PDF(328KB) ( )  
    通过对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测定以及配合比设计,从室内无侧限抗压、劈裂强度、弹性模量、室内回弹模量、抗冻性及固化机理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掺加赤泥的混合料的各种性能均优于未掺加的混合料,根据各室内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了混合料中赤泥的最佳掺量范围为10%~1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碎石桩处理高液限土地基的离心试验研究
    吴国雄, 左杨, 廖俊棠
    2008, 27(6): 1090-1094. 
    摘要 ( )   PDF(382KB) ( )  
    高液限土是一种对工程有害的特殊土。为了处治高液限土地基,对室内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进行分析,利用离心机产生离心力场,提高模型土体的体积力,形成人工重力。模拟高液限土地基在碎石桩处理后的固结性状,观测地基模型的变形和沉降。试验结果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措施确实能改善地基的受力和变形性状,极大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坡开挖引起渗流场变化的有限元模拟
    张祎, 张绪进
    2008, 27(6): 1095-1098. 
    摘要 ( )   PDF(261KB) ( )  
    渗流作用是土质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渗流使土体颗粒间的有效应力和抗剪强度降低。公路建设中,边坡的开挖必不可少。运用有限元理论,通过渗流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约束条件建立方法的介绍,分析研究边坡开挖对坡体内渗流场的影响。以某公路边坡为例,在降雨条件下对未开挖、上台阶开挖、下台阶开挖三个阶段渗流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绘出各阶段边坡内部的水头等值线图和在指定控制性截面上流速的分布曲线,并分析了渗流场改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太大公路徐家寨滑坡运动的数值模拟
    杜永彬
    2008, 27(6): 1099-1102. 
    摘要 ( )   PDF(283KB) ( )  
    介绍了颗粒离散元的分析原理,以太(原)-大(连)路堑滑坡为实例,构建了计算模型;各种属性不同的颗粒间划分出了节理。用此模型对该滑坡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计算预测,对整体的变形、不同部位的位移和应力等运动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粉质黏土区系拉裂引起的下滑,下部碎石土区因挡墙损坏而产生滑动,拉应力变化不大;指出了在该滑坡存在2个滑动面,为治理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吸水强度衰减条件下散体滑坡的稳定性演变分析
    陈涛, 唐红梅
    2008, 27(6): 1103-1107. 
    摘要 ( )   PDF(372KB) ( )  
    土体吸水蠕变强度衰减是散体滑坡演绎启动的根本原因,以巫山冯家坝滑坡为例,由室内试验得到不同饱和度下松散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应用大型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NSYS,研究了降雨条件下散体滑坡的演变趋势。分析表明,滑坡的最大位移发生在滑坡体后缘,且随松散土体饱和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塑性区主要分布在滑坡体后缘,随饱和度的增大,塑性区不断扩大,滑坡的稳定系数降低,达到饱和时,稳定状态接近极限平衡。冯家坝斜坡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在长期暴雨和三峡Ⅲ期坝前水位浸泡共同作用下,很可能诱发滑坡形成灾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系地层公路高切坡稳定性评价
    崔志波, 曹卫文, 唐红梅
    2008, 27(6): 1108-1111,1163. 
    摘要 ( )   PDF(410KB) ( )  
    在山区修建公路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高切深挖,往往会形成大量的高切坡,边坡岩体原有应力平衡被打破,为高切坡的失稳创造了地质条件。以两巫公路(巫山及巫溪)K 90+310~K 90+370段煤系高切坡为研究对象,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法、有限元ANSYS法对高切坡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做出了评价。研究表明,坡体主控结构面对岩质高切坡的整体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煤夹层对岩质高切坡的局部稳定性起控制作用。建议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挂网来加固坡体整体,用锚索-格构梁和劈裂注浆联合法来加固坡体局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熵权决策法在滑坡治理方案优化选择中的应用
    王宝亮, 陈洪凯
    2008, 27(6): 1112-1114,1130. 
    摘要 ( )   PDF(272KB) ( )  
    针对滑坡治理方案优化选择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充分考虑地质资料、施工条件、工程经济及环境影响等综合因素,构造多目标优选模型。该模型根据各方案、各指标构成判断矩阵,并利用指标值确定其熵值。根据各方案与理想点的贴近度对方案排序,从而选出最优方案。据此方法并结合VB编制的基于熵权的多方案优化选择程序,能够方便地对各方案作出综合评价。通过对康家咀滑坡治理方案的优化分析,证明基于熵权的滑坡治理方案优选,具有简便、定量、严密的特点和较强的识别评判能力。该方法对其他综合评价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要义
    王忠仁
    2008, 27(6): 1115-1119,1159. 
    摘要 ( )   PDF(530KB) ( )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是促进高速公路系统产出最大化的商业流程。其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平衡供需,避免交通拥挤,促进交通安全。纵观当代高速公路管理的理论及实践,成功的高速公路管理应该系统地贯彻3个基本理念,即高速公路量化管理理念、系统管理理念和主动管理理念。其中以高速公路量化管理的理念为基础,系统管理理念为方法,而主动管理理念为目标。这也就是高速公路管理的基本要义。作为管好高速公路的必要条件,该基本要义为管理者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策略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和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国停车换乘交通对策的实践与借鉴
    惠英, 杨飞
    2008, 27(6): 1120-1123,1172. 
    摘要 ( )   PDF(409KB) ( )  
    以英国停车换乘(P&R)发展为例,从交通特征、土地利用、环境、商业开发以及社会问题等角度客观分析总结P&R的实施效果,并结合上海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中37处P&R枢纽的设置,探讨了英国经验对于上海发展P&R的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高架桥下停车场设置及交通影响分析
    李少帅, 潘晓东, 蒋宏, 杨轸
    2008, 27(6): 1124-1126. 
    摘要 ( )   PDF(229KB) ( )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加剧。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合理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桥下停车场实施建设的条件、交通影响分析方法与交通组织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典型潮汐车流路段可变车道设置方案研究
    陈坚, 霍娅敏
    2008, 27(6): 1127-1130. 
    摘要 ( )   PDF(302KB) ( )  
    通过对成都市蜀西路实地交通调查,在分析其交通流量、服务水平等交通特性的基础上,根据设置可变车道的相关要求,论证了可变车道设置的可行性。提出了可变车道的具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施效果仿真实验,以达到缓解蜀西路早晚高峰交通拥挤状况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庆统筹城乡交通发展若干问题分析
    胡兴华, 唐热情, 韩东方
    2008, 27(6): 1131-1134,1167. 
    摘要 ( )   PDF(410KB) ( )  
    交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系统。从统筹城乡的内涵出发,构建了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交通发展战略框架,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支撑点,由此界定了在统筹城乡发展体系中的交通发展重点。分析了三次产业与交通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庆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该思路从内外两个系统方面提出了城乡综合体系、三次产业通过交通对农村的全面带动的基本思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石勇
    2008, 27(6): 1135-1138. 
    摘要 ( )   PDF(263KB) ( )  
    介绍了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估理论建立了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模型,此模型的运用有利于促进货运企业运输安全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RUISE天然气客车动力传动系统优化模拟研究
    文孝霞, 杜子学, 董英均
    2008, 27(6): 1139-1141,1159. 
    摘要 ( )   PDF(330KB) ( )  
    为了不进行大的发动机设计变动,使改用天然气的客车动力性能得到有效提高,从天然气客车动力传动系统合理匹配这一途径着手,利用先进的整车模拟软件CRUISE,建立了天然气客车整车模型;对天然气发动机与3种传动系统作了匹配分析计算,并进行了动力性能的模拟计算。通过匹配计算,可快速从众多方案中寻求出最佳匹配组合,为天然气客车的设计开发提供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新的车辆图像识别分类算法研究
    邓天民, 于勇, 邵毅明
    2008, 27(6): 1142-1145. 
    摘要 ( )   PDF(339KB) ( )  
    提出了一种在静止背景交通图像序列中运动车辆的检测和分类方法,即基于GVF-Snake模型和惯量椭圆的车辆分类算法。利用混和高斯模型(GMM)、期望最大化(EM)估计算法、改进GVF-Snake模型,从序列交通视频图像中检测出运动车辆;然后,借用刚体惯量椭圆原理,计算运动车辆等效椭圆偏心率,从而建立车长-车投影面积-车的等效椭圆偏心率三参数建立了车辆分类器。该方法的车辆检测与分类都是基于数理统计原理,算法复杂度小,可用数字逻辑编程实现,适合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峡水库运行后重庆河段泥沙淤积影响研究
    邱喜, 尹崇清
    2008, 27(6): 1146-1150. 
    摘要 ( )   PDF(377KB) ( )  
    三峡水库按175 m方案运行以后,重庆河段的泥沙淤积将成累积性增加,两岸边滩加高加宽,河床演变剧烈,泥沙淤积将会对重庆河段的港口、航道和沿江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综合各方面考虑,进一步加大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力度,采取建库拦沙及蓄水攻沙,根据泥沙淤积情况规划调整河道岸线,实施港口改造和航道整治等综合措施,将成为减少重庆河段泥沙淤积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船用柴油机增压加湿装置的设计
    马昭胜
    2008, 27(6): 1151-1154. 
    摘要 ( )   PDF(256KB) ( )  
    基于超声波水雾发生器,利用Atmel89C51设计了用于船用柴油机增压加湿装置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完成了加湿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有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通过继电器,选择开启或关断振子个数和方位,控制加湿量的大小的同时满足优化的进气流场,从而很好地满足船用柴油机的实际需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堆肥反应器的设计
    杨延梅
    2008, 27(6): 1155-1159. 
    摘要 ( )   PDF(367KB) ( )  
    针对目前商品化的堆肥反应器较少,且个别应用的反应器亦存在着反应物料多混合不均匀、易产生臭气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搅拌齿和吸附层的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反应器。该反应器主体材料用有机玻璃或不锈钢制成,可装堆料100 L。该装置包括保温层、集气层、吸附填料层、进气缓冲层、旋转轴、搅拌齿、进气管、排液管、出料口、排气口、活动盖连接及由保温层内壁包容的空间所构成的堆肥仓。实际进行厨余垃圾堆肥时,平均通风量应为68.19 m3/d;气体流量计的最大量程应为0.15 m3/min;风机应提供的风量为8.4 m3/h,全压为2×103 Pa。反应器搅拌轴的直径为30 mm,变速器输出轴的轴径取15 mm,搅拌齿的外径取25 cm,搅拌轴的有效高度为57 cm,搅拌设备的电机额定功率为3.0 kW。该装置具有能使反应物料混合均匀、避免产生臭气等的潜在优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带层次结构的天然气需求预警分析方法
    池洁, 任皓
    2008, 27(6): 1160-1163. 
    摘要 ( )   PDF(287KB) ( )  
    天然气是经济发展不可获缺的能源之一。为了保证在一定成本下的天然气供求平衡,引入天然气预警系统是有必要的。探讨了利用带层次结构分析的方法处理天然气预警问题,即分别对总体和短期指标进行层次结构分析,再利用总体指标修正短期指标对系统进行预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灰色理论的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综合评价研究
    谈晓勇, 朱心亮
    2008, 27(6): 1164-1167. 
    摘要 ( )   PDF(251KB) ( )  
    给出了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其特点,结合灰色理论的方法,建立了供应链成员企业可靠性多层次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连续正整数Diophantine方程的正整数解
    邹兆南
    2008, 27(6): 1168-1172. 
    摘要 ( )   PDF(346KB) ( )  
    连续正整数Diophantine方程xn+(x+1)n+…+(x+h)n=(x+h+1)n的正整数解问题,是一个迄今为止尚未彻底解决的数论难题。目前已知的结果是:①当6≤n≤33时;②当n>3且为奇数时;③当34≤n≤200且为偶数时,该方程均无正整数解。采用多种素数模筛法证明了:当200<n≤250且为偶数时,该方程均无正整数解。这一结果推广和改进了已有的结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